过年,难忘的记忆【散文】
●牛菊英
不知是年逾古稀的缘故,还是快节奏生活与时俱进的缘故,总觉得时光匆匆,不知不觉又是一年。年,对于中国人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,世世代代被中国人所重视。
儿时,那个年代虽然物质匮乏,日子清苦,生活不富裕,但是过年却过得红红火火,年味十足。现在物质丰盈了,日子富裕了,儿时只有企盼过年才吃上的富强粉馒头、炖肉、包饺子,已成为如今餐桌上最简单、最常见的饭菜了。可以说,现如今天天都是年。然而,现在的年却少了儿时过年喜庆热闹的场景,浓浓的民俗年味儿似乎被淡化了。
儿时的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。那时,一放寒假就盼年的到来。不仅孩子们盼,大人们也盼。进了腊月,首先迎来的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的腊八节。腊八节,是上古时代人们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,为祈求来年丰收吉祥而产生的节日。后来佛教传入中国,将佛祖成道的日子也定在了这一天。两个日子重合,形成了现在的腊八节。民间有句谚语,“过了腊八儿就是年”。腊八节,被视为春节的开始。
腊八儿处于二十四节气的小寒节气之中,俗称“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”,说明这时的天气非常寒冷。腊八节自古就有泡腊八儿醋、喝腊八儿粥的传统。这一习俗从上古一直延续至今。这一天,家家户户要挑选质量好、个头大的红皮大蒜,剥皮洗净晾干。再把蒜瓣装在一个大口的瓶子里,倒进食醋,封上瓶口,制作腊八儿醋。等到蒜瓣儿变绿,蒜的辣味儿浸入到了醋里。年三十儿晚上,人们蘸着腊八儿醋吃饺子,蒜甜醋辣,回味无穷。
腊八儿那天,人们还有着喝腊八粥的习俗。这个习俗源于宋代老百姓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怀念。当年,岳飞率部抗金,正值数九严冬,军队因衣食不足,挨饿受冻,人们就相继给岳家军送粥充肌驱寒。岳家军喝了众百姓的“千家粥”,大胜而归,这一天正是十二月初八。岳飞精忠报国之后,人们为了纪念他,每到腊月初八,就以杂粮杂豆干果等熬粥,约定俗成而延续下来。记得小时候,妈妈总是提前一点儿一点儿地备好八样儿食材,等到腊八儿这一天给我们熬粥喝。大米、小米、黑米、花生米、红豆、大豆、小枣等熬成的腊八粥,香甜软糯,好喝极了。喝完粥,恨不得把碗都舔得干干净净。
喝上一碗腊八粥,浑身暖暖的。
腊八儿一过,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年了。大人们忙着拆洗被褥,翻箱倒柜洗洗涮涮,进行大扫除。扫房、擦玻璃、换窗纸、糊墙围,忙得不亦乐乎!将沉积在屋里每个角落和屋顶上的灰尘,打扫得干干净净。把窗纸换新,因为那时住的土坯房,窗户大都是分上下两个部分。上边是糊窗纸的小木格子窗棱,下边是透明的玻璃。同时,把墙壁和屋顶糊上新报纸。记忆中,家里生活条件稍好一点,就不用报纸糊墙了,而是买大白纸来糊墙,屋里亮堂了许多。后来,就用工厂废弃的嘎斯灰溶于水中,搅拌成灰浆刷墙。再后来,就购买熟石灰大白粉,粉刷墙壁了。
腊月,大人们忙着置办年货,给孩子们量布裁衣。孩子们盼着年三十儿穿新衣、戴新帽、换新鞋,盼着无忧无虑地玩耍,也盼着吃上企盼一年的富强粉馒头、炖肉、饺子。
儿时的我,不仅盼过年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,更盼选花样刻窗花,挑选年画,帮父亲写春联。寒假里,我写完假期作业,就忙着刻窗花。别看我那时小,却能熟练地掌握刻窗花的技巧。我首先把拓来的花样附着在一张白纸上,点燃一颗蜡烛,把花样在蜡烛冒出一缕缕青烟的上方来回移动,待青烟把附着花样的白纸熏黑,再轻轻地把花样取下,熏黑的白纸上就呈现出清晰的原版花样图案。然后再把版样固定在一定厚度的红色宣纸上,用小刻刀一点点把黑色镂空,窗花就刻好了。我刻的“和平鸽”、“聚宝盆”、“全家福”、“吊钱儿”等,精细得让大人们瞠目。
快过年了,自己刻窗花。
六零年我上中学了,母亲气管炎冬季不能出门,买年画自然就是我和姐姐的事了。于是,我们一起去挑选年画。新华书店里,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,水泄不通,络绎不绝。书店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图案的年画,有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,每张年画的左上角都有一个序号标签。人们在声音嘈杂中高喊着所要年画的序号,售货员在忙碌中收款付货。我和姐姐挤在人流中,由于我个子小,就踮着脚尖儿挑选所要的年画。我们好不容易买下喜欢的“穿木珠”、“莲年有余”、“恭喜发财”、“嫦娥奔月”和花鸟等图案的年画拿回家,等到腊月二十九贴春联那天再把这些年画贴上。
去新华书店,挑选喜欢的年画。
腊月二十三,是继腊八节之后在腊月里的又一个节日,俗称小年儿,有着吃糖瓜儿的民俗。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烟火,所以也称“祭灶节”。人们用麦芽制作糖瓜儿供奉灶王爷,意在让灶王爷尝到甜头儿,可以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。那时,不少的人家灶台上都供着灶王爷。但是我家没有供,父亲把买来的半斤糖瓜儿分给孩子们吃,他说:“那些经常做好事的人,一辈子都是平平安安的!”听了父亲的这句话,我感觉嘴里的糖瓜儿特别的甜!
腊月二十三小年儿一过,父亲就开始写春联了。父亲只上过三个月的私塾,但他勤奋睿智,写得一手苍劲有力的毛笔字。每年的春节,都给邻居们义务写春联。我帮着父亲裁纸、研磨,同时也跟着他一起写福字。那时父亲最爱写的一幅春联就是:“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两年”,横批:“辞旧迎新”。
年三十儿,鞭炮声声连续不断。
年三十儿那天,小孩子们都很早起床,高高兴兴地换上新衣裳。那时大多数孩子们穿的都是平纹或斜纹的棉布衣裤,如果能穿上一身条绒布的衣裤,就已经是很奢华了。清晨,我洗漱后换好新衣,辫子扎上红绸子,头上戴着红绢花,用写春联的红纸把嘴唇和两颊抹红,打扮得像花朵一样鲜艳。我跟这些孩子们不顾寒冷,走东家串西家,小脸儿冻得像苹果。到了傍晚,家家户户炉火通红,火苗飞窜,屋子里暖暖的。吃过晚饭,大人们忙着剁白菜调肉馅包饺子,孩子们则打着灯笼走街串巷玩耍,灯笼里面的蜡烛一闪一闪地随风摇摆。孩子们嬉戏打逗,唱着跳着,在年三十儿的夜晚尽情地享受着过年的欢乐。巷子里鞭炮声此起彼伏,烟花把天空照得亮亮的,驱散了冬夜的寒冷。到了午夜,孩子们各自回到家里,吃年夜饺子。这时的鞭炮声愈加猛烈,震耳欲聋,好不热闹!吃过年夜饺子,孩子们都玩罢睡下了,大人们还要看好炉火。年三十儿炉火越旺日子就越红火,人们期盼着好日子的到来。
三十儿吃过晚饭,一起包饺子。
大年初一清晨,大人们忙着拜年,却不让女孩子们出门。然而我的父母却没有那些讲究,庄子上的孩子们都跑到我们家,炕上炕下,坐着的、站着的,把屋子挤得满满的。数数人头竟有三十几个,我的父母从来不烦。我的二姐喜欢唱歌,就给孩子们表演。二姐的歌声甜美圆润,至今我还在怀念那个场景和那段美好时光。
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开始,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年。人们口头上流传着一段段儿的过年民谣:“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祭灶,二十四扫房铺,二十五写大字(春联),二十六炖大肉,二十七宰公鸡,二十八白面发(蒸馒头),二十九贴到有(贴春联、窗花),三十儿夜里熬一宿”。“初一饺子,初二面,初三饸子往家转”……
当然,也少不了“正月初五包饺子,狠捏小人嘴”这一段儿,老百姓称之为“破五儿”。初五那天包饺子,必须把饺子边儿捏紧,避免饺子煮张了口儿。这么做,说是为了防止背后有人谗言,所以就“狠捏小人嘴”。实际上,正月初五包饺子,是人们寄托着对新春的期盼,期盼着在新的一年里,祥和安宁, 顺顺当当地过上好日子。当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逛庙会之后,年才算过完。这些传统的习俗和民谣,伴随着我度过了儿时一个又一个快快乐乐的年。
年,在中国人的心中,融入了无限的留恋、回味与憧憬。中国的春节,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。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,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,这一节日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儿,但春节这个延续几千年的节日,依然具有它的生命力。
年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重大节日。
过年的记忆,永生难忘!
2021.1.15 滨海新区
图片均来自网络。
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人才网 皖ICP备20008326号-16
地址:天津市滨海新区 EMAIL:admin@rc.tj.cn
Powered by PHPYun.